植物实习报告

时间:2025-06-27 17:39:59
植物实习报告锦集十篇

植物实习报告锦集十篇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植物实习报告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植物实习报告 篇1

实习目的:了解自然界植物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认识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会识别植物的途径。

实习时间:XX年9月13日至XX年9月25日

实习地点:寸金公园、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湖光岩风景区、高桥红树林、石城谢鞋山原始野生荔枝林

实习内容:进行植物样方调查、植物物种调查、植被类型调查,编写寸金公园、湖光岩风景区的植物名录;搞清亚热带气候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完成每人15份的植物标本制作。

实习生:

[一]概况:湛江地处北回归线的南侧,为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的交界地区,是三面临海的半岛,气候资源优越,年平均温度21℃以上,全年无霜,雨量充沛。

XX年9月13日至9月25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植物实习,对湛江的植物的分布、植物种类、植被类型等进行了考察,选择了寸金公园、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湖光岩风景区、高桥红树林、石城谢鞋山等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论在知识面,还是在野外的生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对亚热带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有了较系统的了解。

[二]分述:

一、寸金公园:寸金公园是湛江的八景之一,其以抗法时寸土寸金的寸金浩气而命名,处于湛江市区内,是市区内保存得较有价值的“植物王国”。XX年9月14日至XX年9月15日两天,我们分组对寸金公园的植物、植被进行了地毡式考察。在寸金公园的两天考察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植被资源调查,为了较准确掌握寸金公园的植物资源状况,我们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制定了详尽的计划,将我们人员进行了分组,各小组在自己区内分别进行乔木样方、灌木样方、草本样方的调查,样方标准分别为15*15、5*5、1*1,并进行植物的种类、数量、多度、郁闭度等作了详细调查,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整理出寸金公园的植物名录。

寸金公园,因是市内公园,人为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真正的植物、植被分布,但还有很多是人为干扰较少的半原始地带,我们对这些地方进行了重点考察。首先我们进行了全面踏查,找寻最具代表的地方进行样方调查,并于14日完成。15日我们进行植物物种的全面调查,记录植物名录数据,且进行了全面整理。在这两天中我们也进行了标本采集和植物的辨认,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工具书的查阅,我们基本弄清楚了寸金公园的植物物种,并发现了一些有代表的物种,其植物的科属、种名、用途如下:(1)桃金娘科:桃金娘,全株药用,果可食用和酿酒。(2)使君子科:榄仁树,观赏植物,种子供炸油食用或入药,树皮与幼叶可作为染料。(3)棕榈科:大王椰子,庭院及行道绿化观赏树。(4)苏木科:洋蹄甲,木材供农具及家具用材,可作行道及庭院绿化树。(5)栋科:桃花心木,木材作农具及舟车等材料,作行道、庭院绿化观赏。

进行了两天的寸金公园考察后,基本搞清了该地的植物名录、分布特点和植被类型,寸金公园总体来说是乔木层占多数,其郁闭度各处差别较大,平均郁闭度约0。62。草本有些地方由于人为干扰过重而过于单一,但总体上还是较能反映亚热带的地带性分布的。

二、考察完寸金公园后,在XX年9月16日至XX年9月22日,我们还分别对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湖光岩风景区的植物进行了考察。在这几天的考察中,我们真是大开眼界,认识了印度紫檀、神秘果、澳洲坚果、印度第伦桃、蛇瓜、野生猪笼草等等,不仅看到了很多珍贵的人工培育品种,而且看到了许多珍贵的野生植物品种。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特别是森林公园育的植物种、南亚植物园的奇花异果,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眼光,使我们都在喷喷称奇,都伫立在他们面前不想离开。

三、红树林保护区:XX年9月23日上午,我们去考察“海上森林”,位于廉江市高桥镇的国家级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它是我国内陆现存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带。我们早上七点多出发,经过差不多两小时的车程才到达目的地。本来我们准备好了要进入林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可不巧我们到达时刚好碰上涨潮,使我们无法按原计划进行。接着,我们进行了计划调整,将原来深入林区调查改为听取有关人员作详细介绍和考察还未被涨潮所淹没的林区。

“红树林”名称的由来源于一种红树科植物————红茄,这种树的木材、树干、枝条、花朵都是红色的,其中树皮的部分可以提炼红色染料,马来人于是称它的树皮为“红树皮”,而中文名称则叫做红树。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口、海岸沼泽区域的耐盐性常绿灌木或乔木,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红树林是陆地过度到海洋的特殊森林,因随潮水涨落而出没,故有“海上森林”“海底森林”和“潮汐林”之称。由于不同红树林种适应滩涂土壤条件、海水漫泡程度以及演替阶段不同,各个种都有特定生长区域,分布在滩涂的不同部位,在滩涂平面上形成与海岸带相垂直的生态序列。

通过考察调查,我们得知高桥红树林主要分布在高桥镇的红寨,德耀、坡禾地三个村的沿海滩涂,区内有红海榄、木樱、桐花、秋茄、木榄、白骨壤等26个品种。其中,核心区红寨的500多公顷的红海榄和木榄群落保护完好,平均树高达6米多,树龄达80多岁。红树林由于特殊的位置、环境,注定其有特殊的作用。(1)红树林生长茂密,根系发达,相互交错,形成一道“绿色长城”,减缓风浪对海岸的冲击,保护堤坝基围。(2)红树林能净化水源,防止赤潮发生。(3)丰富渔业区,据查,林内有硅藻159种,浮游植物97种,昆虫133种,浮游动物26种,底栖动物111种,这为XX多种鱼类、无脊椎动物和腐生植物提供了栖息地。(4)药用价值:因富含单宁,它有收敛、止血等作用。(5)食物利用:海桑果实可直接生食,其它的经处理可食用、作软饮料等。(6)旅游业开发:由于红树林的特殊作用,可利用作环保宣传、科普教育等。XX年9月,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的中荷合作广东省雷州半岛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正式在高桥启动,这对提高沿海地区群众认识和保护红树林的意识,加大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当天下午,我们还对石城谢鞋山原始野生荔枝林进行了考察,保护完整的原始森林让我们对湛江地区的植物、植被有了更完整的了解,并让我们对亚热带的地带性分布有了更多的认识,得到了满意的收获。

[三]实习小结与建议:

这次实习我们达到了预期目的,对湛江地区的植物种类、分布特点、植被类型等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有了深切体会,所以实习是成功的。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更真切深刻的认 ……此处隐藏16118个字……认植物的种类,如先观察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看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看果实的类型… 在采集标本时,不同种类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对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茎、叶都要齐全,而对于木本植物,则需要花、果还要完整的叶子生长,能够让我们辨认出其叶子生长类型,而且在采集标本时,我们不呢不过选取那些比较嫩的植物,因为如果植物太嫩,在压制标本时不好压,很容易变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够明显,因此,选取植物标本,一定要选取其特征明显的部位,这样既方便我们辨认标本,而且在压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容易压成标本,而那些果实就可以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标本夹内,等制作标本时在放回原位。

在所有的植物中,就压制标本而言,蕨类植物是相对比较容易成功的,而木本植物就相对难一些,因为它的叶子容易脱落,容易发霉……

植物实习报告 篇9

实习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物,将理论系统化,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使我们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记住所学知识,并能更熟练地加以运用。

实习地点:尖峰岭的热带树木园

实习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采集野外标本若干种,对其进行识别、分析,了解其生活习性、名字、科目等,并对其进行压制等具体操作。

具体行程:

6月27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6月28日是我们正式野外实习的第一天,今天的地点是热带树木园,早晨7点半集合,步行大约四十分钟到达那里,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这里有许多种植物,大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标本,其中有藜芦、玉竹、土三七、黄芪、黄花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歪头菜等二十几种植物,有些是平时不太常见的。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集合准备返回。下午3:00开始压制标本,并查检索表标记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今天的任务就按计划完成了。

6月29日,今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今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虽说这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终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点开始压制标本,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6月30日,由于昨天大家都比较累,所以今天选择了一个相对较近的地点,这是一个小树林,虽然小,但事实上它的植物种类并不少,在这里我们采集到了白藓、观仓术、广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处。照例,下午三点开始压制标本,另外要求画两张标本图,这天的任务就这些。

7月1日,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一个旅游景点,早8:00出发,半小时左右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长长的石阶山路,于是,我们开始爬山,看了路标,大概爬到三百米时就感觉到累了,这时上面的游人已经有返回的了,还鼓励我们说:姑娘们加油啊!还没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岁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顶端……听着鼓励的话,我们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们还拍了许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兴奋至极,之后又去了仙女宫和水帘洞,目睹了石海的壮观,没一个地点都留下我们大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就这样一直玩到了下午两点多,大概三点半,我们回到了原地。这一天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了。

植物实习报告 篇10

一、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实习的目的:

(1)掌握常用的常见科120种常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中文名、所属科

(2)强化韧劲、磨砺意志

(3)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习的意义:

认识了常见的150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所属科与中文名,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二、 实习的时间和地点

地点:吉林市马虎头山左家自然保护区

时间:20xx年6月21日至25日

三、 实习的内容

(1)对野外植物的识别,包括归属的科与形态特征

(2)压制标本的方法、注意事项、植物的保色等

(3)写实习报告

(4)老师考察学习的情况

四、 实习的体会

6月21日,我们各小组分批在校园内、校园外采集植物。6月22日,我们离开了学校到马虎头山跟随老师一起采集。在山上我们开始一次论理联系实践的活动。

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挖植物、标序号并进行记忆。认识了一百多种常见植物,并从植物的特征等区分了外形较相似的物种,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各科的特征,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了基础。有趣的实习活动使我们学习并快乐着。

在马虎头山上,我们艰难的往上爬,寻找着每棵具有特点的植物,然后老师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好学的同学们早就分工合作了,有的负责采样品,有的负责贴标签,有的负责记录…..植物各种,我们时而闻气味,时而观察花序,时而比较果实和叶子;平常人看来是一棵棵野草,在我们眼里却是一个个宝贝,她的科、种和特征都被老师们描述的淋漓尽致!

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不怕爆烈的太阳,不怕山坡的陡峭,不怕各种虫子,不怕长途跋涉的辛苦,我们互相说着话、互相关怀着,想想李时珍,我们这些又算什么呢。为着更好地辨别各个物种,为了能学的更多,我们谁也没有怨气过!最后我们爬到山顶了,虽然都已经汗流浃背,但成功的喜悦冲淡了我们的疲惫,大家一起吃着、玩儿着,很是开心。

在短短的一周实习中,我们感到时间的匆忙,在稍纵即逝的光阴里,我们怎么才能用有限生命在中药学领域下做出贡献呢?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活动都是按组各自进行,紧张但十分有序;学习中我们看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中我们认识到经验继承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老师和工具书,我们会一直手忙脚乱!

在数不胜数的植物中,我们遇见了非常漂亮的花、草,在强大的生态自然里,她们也算得上“美女”,大自然真的好伟大啊!我们,一棵等待进化的小草,正接受着阳光的沐浴;实习让我们开了眼界:大自然是一本学不完的书。

《植物实习报告锦集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